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节能环保主要分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与服务等,其产业链长度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在碳中和、碳达峰大目标的引领下,节能环保产业将对经济增长起到进一步拉动作用。节能环保产业的产业架构,见下表。
根据《全球及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2025年)》,全球环保节能行业在2025年迎来结构性变革。碳中和政策的深化推动市场规模突破6.8万亿元,中国贡献率超过40%。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趋缓,稀土永磁材料成本下降12%,带动高效电机渗透率提升至38%。政策层面,欧盟碳边境税正式实施,倒逼中国出口企业加速绿色转型,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技术改造成本同比增加23%。
全球节能环保产业专利布局情况
根据图1数据分析,从全球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趋势来看,2020年专利申请量为近五年的最高峰值,往后每年申请量逐年递减,有可能是因为一些基础节能环保技术经过多年发展趋于成熟,技术创新空间变窄,新专利申请减少。从申请国来看,主要申请国为中国、美国及日本,其中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专利公开数量高达242万件,占全球总量的绝大部分,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从申请数量排名来看,中国企业在全球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占据了优势地位,可见我国企业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关注度较高,专利数量多的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强,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从专利布局的技术来看,全球侧重气体分离、污水处理及气体过滤方法等技术的研发。
图1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专利布局情况
根据图2数据,2020年是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的高峰年份,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的政策,如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推动了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从全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布情况来看,申请省份主要来自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源于上述省份经济、制造业和工业都相对发达,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广泛。从申请数量排名来看,排名前列的多为家电生产企业以及能源企业,其申请的专利技术对国家和国际节能标准制定有重要影响,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从专利布局的技术来看,主要为气体分离、气体过滤方法、污水处理等技术的研发。从当前中国产业的专利法律状态来看,有效专利(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较多,比例为66%。从专利运营情况来看,该产业的专利运营总数为169957件,其中转让占比较高,占比为73.58%。

图2
广西节能环保产业布局情况
根据图3数据分析,广西节能环保产业近五年期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广西的专利申请量分布情况来看,主要申请地市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市,这是因为上述地市企业众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企业资源,节能环保技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成为重要支撑,促进了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从申请数量排名来看,排名前五的申请人主要为高校科研院所,体现了高校在广西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中的主导作用。从专利布局的技术来看,主要集中在粉碎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及气体分离等技术。从当前广西产业的专利法律状态来看,有效专利占比较多,为57.08%,失效及审中分别为26.8%和16.12%。从专利运营情况来看,该产业的专利运营总数1807件,其中转让占比较高,为67.4%。
图3
小结
通过对节能环保产业专利布局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节能环保产业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在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中占据优势地位,申请省份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企业与科研机构众多,创新能力强,推动了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广西的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量虽相对较少,但近年来也呈现一定发展态势,主要申请地市为南宁、桂林、柳州等,高校科研院所在专利申请中发挥主导作用。总体而言,节能环保产业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正朝着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向持续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统计说明:本文中统计数据为近五年数据,即统计区间为2020-2024年。本文产业数据基于Incopat数据库标引结果统计得出。由于专利数据的技术交叉性、大数据处理精确性、产业体系复杂性等因素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