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usic,让生活更好听!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4日
来源: 广西华南技术交易所

图片来源: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邀请所有成员国和利益攸关方共同庆祝2025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突出强调,在知识产权的支持下,创造和创新如何保持音乐界蓬勃发展,让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本期将从AI为音乐产业赋能的角度来观测当前AI生成技术在音乐产业中的技术创新现状。

了解AI音乐生成

AI音乐生成是指通过对大量音乐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和风格特征,从而创作出音乐片段或完整的音乐。

然而AI音乐生成的发展距今也将近十年。
图片来源:AI音乐应用产业报告,量子位智库,2024.07

图1

根据图1内容来看,AI音乐生成发展迅速,从2016年谷歌Magenta项目开启神经网络音乐时代,2020年OpenAI的JukeBox奠定Transformer架构基础。2023年,谷歌MusicLM和Meta AudioCraft系列推动技术进步,2024年Suno和Udio等工具实现完整歌曲生成,标志着AI音乐生成进入成熟应用阶段,预示着个性化和高质量音乐创作的未来趋势。
 
 
图2

根据图2所示,自2016年开始,相关主题的专利申请量逐步提升,2018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专利申请量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这一时期,AI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推动了专利申请量的显著增长。2021年出现一个高峰,反映出AI音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激增。尽管申请量有所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出该领域的持续创新活力。2022-2024年申请量稍有回落,尽管市场逐渐成熟,AI生成音乐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仍在继续,说明该产业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3

从图3的专利申请量来看,中国、日本、美国、印度和土耳其在相关产业的专利申请量上表现突出。这些国家的专利申请数量不仅反映了其在特定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还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创新环境密切相关。中国专利申请量位居首位,这与中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密切相关。此外,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一步刺激了专利申请的增长。日本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二,这与其长期以来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分不开。美国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三,说明美国的AI产业发展较快,目前与音乐产业的融合数量虽然不高,但已完成了基础性布局。总体来看,各国专利申请量的多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研发投入、创新环境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各国在特定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专利申请的增长。
 
图片来源:AI音乐应用产业报告,量子位智库,2024.07

图4

根据图4所示,AI音乐领域的主要玩家可以分为四个功能类别:一键生成、AI作曲、AI作词和AI音乐制作。一键生成工具如Mubert和Groovetech,能够快速生成音乐。AI作曲工具如Amper Music和Aiva,专注于音乐创作。AI作词工具如sudo.write和moises,提供歌词创作服务。AI音乐制作工具则包括音频处理、混音处理和母带处理,如Audo、iZotope和LANDR等,这些工具帮助音乐制作人优化和完善音乐作品。这些玩家展示了AI在音乐产业中的多样化应用,从创作到制作,推动了音乐创作的自动化和创新。

2024年3月,Suno发布V3模型。用户只需给出风格和主题词,几秒钟便可以生成一首两分钟的原创歌曲。一个月后,另一款有相似功能的产品Udio也正式推向市场。「一键生成」成为了AI音乐市场最热的话题,中国市场中网易、昆仑万维、腾讯等公司也推出了音乐生成产品。生成式AI在音乐领域,开启了「人人皆可创作」的时代。

 

图5

从图5专利布局的数量来看,国内企业,如平安科技、腾讯、百度、腾讯等均展开了初步的专利布局;而国外著名的知名企业,如日本雅马哈、德国也逐步踏入该行业中,显示出全球范围内对相关技术的关注和投入。这些专利布局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研发实力,也预示着未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图6

根据图6统计数据分析,从技术布局来看,电声乐器、电数字数据处理、特定模型的计算机系统等为各国布局热点。从各国区别来看,印度申请人更侧重特定模型的计算机系统技术,日本申请人对于电声乐器侧重度高;韩国对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侧重度高;中国则在各链条上都有涉猎和布局,相对比较完善。

从现有的成熟产品来看,美国的SUNO和中国的天工SkyMusic均有着不俗的表现。

2024年5月,Suno发布V3.5版本,其中最明显的改进是能够生成4分钟的歌曲。在今年3月,SunoV3发布引发了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用户只需输入提示词,即可生成包含人声演唱的完整音乐作品。Suno创始人将这款产品的主要用户群体定位在想要创作歌曲的音乐爱好者上,用户在没有乐理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用文字描述音乐风格及主题的方式(或上传音频文件),来生成完整作品。 目前,Suno的用户已经达到千万级别,公司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创作者。

昆仑万维基于「天工3.0」打造出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打开天工APP,选择AI音乐板块,输入歌名和歌词,选择想要参考的音频, 即可生成完整歌曲。在歌词部分,也可以选择由AI来创作的方式。产品亮点在于中文的人声清晰且稳定性高(对比海外产品的中文发音会有明显的抖动),同时还支持粤语等地方方言的发声。
专利数据表明,AI赋能音乐产业的发展已逐步成为现实并在扩大规模。


值此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欢迎大家加入#WorldIPDay庆祝活动!让我们汇聚在一起,向才华横溢的创作者、发明人和企业家致敬,他/她们不断开发新的声音、风格和技术,塑造着音乐的未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更好听的声音!

统计说明:本文产业数据基于Incopat数据库标引结果统计得出。由于专利数据的技术交叉性、大数据处理精确性、产业体系复杂性等因素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